冯大威,男,1989年11月出生,河南周口人,暨南大学劳动经济学博士,江西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现为江西财经大学数字经济学院讲师。在《经济学(季刊)》、《世界经济》、《中国工业经济》、《经济学动态》、《经济学家》、《中国经济问题》、《南开经济研究》、《国际贸易》、《Economic Modeling》、《China & World Economy》、《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 Finance》、《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Finance Research Letters》、《Economic Analysis and Policy》、《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等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和录用论文30余篇。主持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和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2项,参与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项,参与服务地方经济横向项目多项,出版专著1部。
基本信息
电话:15603060296
邮箱: fengdawei@jxufe.edu.cn
联系地址:江西南昌市昌北经开区双港东大街169号(330013)
办公地点:南区综合楼1004
教育经历
2014/09-2018/06,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劳动经济学,博士
2012/09-2014/06,吉林大学,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硕士
2008/09-2012/06,吉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林经济管理,学士
科研工作经历
2019/07-2024/06,江西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合作导师(卢福财教授)
2018/07-至今,江西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数字经济学院),助理研究员
主持(参与)科研项目
主持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青年项目(No.GJJ2200546),机器人应用以高质量就业驱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路径研究, 2023-2025, 在研;
主持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青年项目(No. JJ23219), 机器人应用优化劳动力配置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增收的路径与政策研究, 2023-2026, 在研;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72373057),机器人应用的就业极化与收入极化效应研究: 理论机制、实证识别与政策设计, 2024-2027, 在研;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No.72163016), 机器人使用的就业与收入效应:理论机制、微观证据与政策设计, 2022-2025,在研;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No.71963017), 信息通讯技术与企业生产率:理论机制、实现路径与微观证据, 2020-2023, 资助期满。
主要科研成果
2025年:
To inhibit or to promote: Industrial robots and the social integration of Chinese migrant workers [J]. China & World Economy (Forthcoming),(with 李圆圆,唐颖尚,胡浩钰)。
Historical Clans and Contemporary Human Capital[J]. China & World Economy, (Forthcoming)(with 王珧,郑柘聪)。
Natural Disasters and Entrepreneurship in Rural China[J]. Applied Economics ,(with 张锐,王春草,吴绍永)。
家庭人口老化与代际阶层流动——基于CGSS微观数据的实证检验[J].人口与经济,2025年第2期(with 许娜)。
2024年:
个人所得税改革与劳动供给——基于劳动者调整成本与收益的研究 [J].世界经济,2024年第四期(with 王春超,张志鑫)。
数字经济发展、机会不平等与共同富裕 ——基于代际职业流动的视角[J].南开经济研究,2024年第九期(with 周利,尤济红)。
数字营商环境与企业创新力——基于企业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家冒险倾向的双重视角[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四期(with 李政,王晓明)。
创新驱动政策能否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来自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的证据[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24年第八期(with 李政,王晓明)。
Climbing the Export Quality Ladder: Role of Human Capital[J]. China & World Economy,2024(with 何小钢,滕瑞丰)。
Industrial Robots and Pollution: Evidence from Chinese Enterprises [J]. Economic Analysis and Policy,2024(with 何小钢,滕瑞丰)。
Big data analytics and corporate financing constraints: Evidence from a developing country[J]. Managerial and Decision Economics,2024(with 陈洪章,艾苏晨,熊先承)。
Network infrastructure and individual mental health: evidence from China[J].Applied Economics ,2024(with 张锐,滕瑞丰)。
2023年:
工业机器人应用与劳动收入份额——来自中国工业企业的证据[J].中国工业经济,2023年第四期(with 何小刚,朱国悦)。
Religion and household borrowing: Evidence from China[J].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 Finance, 2023(with 周利,高梦桃).
Access to credit cards and household labor participation: Evidence from China[J]. Finance Research Letters, 2023(with 胡浩钰,曾冰).
Do chairmen with China's Great Famine experience in early‐life affect firm tax avoidance activities?[J]. 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23(with 杨思莹,徐俊兵).
The Impact of Household Wealth Gap on Individual's Mental Health[J]. BMC Public health,2023(with 张锐,王珧).
Intellectual property system and urban green innovation: Evidence from China[J]. Growth and Change,2023(with 杨思莹,刘丰硕)。
Ecological innovation effect of broadband network infrastructure: Evidence from China[J]. Managerial and Decision Economics,2023(with 罗奇)。
Culture of Social Integration: How Extractive Colonialism Promotes Contemporary Individual Income[J]. Applied Economics Letters,2023(with 符通,李圆圆)。
2022年:
互联网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来自家庭微观调查的证据[J].中国经济问题,2022年第三期(with 高梦桃,周利)。
The effect of venture capital on green innovation: Is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n institutional guarantee?[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22(with 杨思莹)。
How does broadband infrastructure promote entrepreneurship in China: Evidence from a quasi-natural experiment[J].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22(with 罗奇,何小钢)。
Impact of pilot environmental policy on urban eco-innovation[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22(with 杨思莹)。
Robot application and occupational injuries: are robots necessarily safer?[J]. Safety science, 2022(with 杨思莹)。
The impact of local government debt on urba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its mechanism: Evidence from China[J]. Plos One, 2022(with 戚振宇,杨思莹)。
The impact of natural disasters on rural household wealth: Micro evidence from China[J]. Frontiers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22(with 吴绍永,张锐,王春草)。
Household Wealth and Individuals’ Mental Health: Evidence from the 2012–2018 China Family Panel Surve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2022(with 张锐,吴绍永)。
2021年及以前:
中国城镇创业行为与收入溢价[J].经济学动态,2018年第四期(with 王春超)。
中国乡—城移民创业行为的决定机制——基于社会关系网的分析视角[J].经济学(季刊),2018年第一期(with 王春超)。
企业家创业行为研究新进展[J].经济学动态,2016年第八期(with 王春超)。
数字普惠金融与城乡收入差距:“数字红利”还是“数字鸿沟”[J].经济学家,2020第五期(with 周利,易行健)。
中美双边投资:在波动中寻求共识与机遇[J].国际贸易,2020年第一期(with 何小钢,罗奇)。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非效率投资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J]. 经济问题探索,2021年第十二期(with 刘帷韬,任金洋,高琦)。
数字普惠金融与居民创业:来自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的证据[J]. 金融经济学研究,2020年第一期(with 高梦桃,周利)。
人格特征与家庭负债[J]. 金融发展研究,2020年第二期(with 周利)。
家庭财富与城镇居民创业行为研究[J]. 消费经济,2020年第二期(with 刘帷韬,高琦)。
信息通信技术、决策模式转型与企业生产率——破解索洛悖论之谜[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0年第三期(with 何小钢,华梦清)。
Number of Children and Monetary Transfers to Elderly Parents in Rural China[J].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2021(with 胡浩钰,汪伟,祝仲坤)。
Relationship between migration and the fiscal sustainability of the pension system in China[J]. PLoS One, 2021(with 胡浩钰,汪伟,杨华磊)。
著作
冯大威. 《家庭财富、创业行为与个体效用》.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20. (ISBN:9787509670521)
指导学生获奖情况
指导硕士生参加江西省研究生数学建模大赛荣获省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指导本科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并立项。
主要研究兴趣
劳动经济学、人口与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微观计量经济学
社会兼职
劳动经济学者论坛秘书长;《经济学(季刊)》、《世界经济》等中英文期刊审稿人。